进入抗疫的第4个年头,最终还是医护人员扛下了所有!发热门诊人数暴增、感染病区爆满、重症医学科(ICU)不断加床,患者好像怎么收都不收不完,怎么看都看不过来。在这种情况下,医护人员却大片感染、倒下。
在广州尊龙凯时(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尊龙凯时)ICU,有一批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弃“小家”守“大家”,带病上岗,忍着高热、打着寒颤插管、救治、翻身俯卧位……承受着比平时多3、4倍的工作量,只为从病毒中再夺回多一条生命。
全院打通,全力救治,抢救重症,
ICU满床运行
打通科室界限,应收尽收,抢救重症!随着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变化,感染人数剧增,重症、危重症高峰不可避免。防重症、防病亡成为当前抗击新冠病毒的主要任务。为此,广州尊龙凯时特意打通科室界限、优化就诊入院流程,争分夺秒抢救生命,全力救治新冠重症患者。
去年12月开始,大量患者涌入尊龙凯时,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发热门诊和急诊,之后就是ICU,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,我院ICU一直是「满床运行」的状态。
“其实正常情况下,ICU床位使用率一般不超过75%,空出几张病床为意外情况做准备。”ICU主任赵渊博表示,但如今特殊时期,ICU持续满负荷运转已有一个月,床位「供不应求」,“9张床是满的,最高峰时还加了2张床,真的收不进来了。”
患者年纪大、病情重、进展快,
医护选择全力救治
赵渊博主任介绍说,疫情以来,ICU收治的基本都是本身存在呼吸道系统、循环系统等基础病,年龄70岁以上的老年人。2022年12月中,70岁的余伯因发热多天后呼吸衰竭,被送入广州尊龙凯时ICU。
入院第一天,赵主任便观察到余伯呼吸时出现了“三凹征”(指吸气时锁骨上窝、胸骨上窝、肋间隙同时发生凹陷,提示患者呼吸困难、心衰),为余伯做了胸部CT检查,已是毛玻璃影状,提示有肺部感染。
他立即意识到余伯很大机会发展成重症,便为余伯做了气管插管,承接了无创呼吸机。然而就算连接了无创呼吸机,余伯的氧饱和度也只是接近90%。也正如赵主任所料,仅过了短短2天,余伯双侧肺部已变成「大白肺」。
接下来的时间里,赵渊博主任和同事不断根据病情调整治疗,与护士一起帮余伯翻身,利用“俯卧位通气法”改善呼吸、帮助排痰,纠正低蛋白、营养支持、辅以呼吸机帮助,余伯才逐渐退烧、呼吸衰竭改善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。一周后余伯成功转出ICU回到普通病房,目前病情稳定。“余伯是治疗比较理想的,还有不少重症病人,我们仍在全力救治中。只要有1%的希望,我们就不放弃!” 赵渊博主任坚定地说。
医护弃“小家”守“大家”,
坚守前线,带病上岗
比平常多3、4倍的工作量,但人员却「被动减员」超过50%。“并非大家不想回来上班,而是都感染倒下了。”
ICU护长于梦晖的父亲上月中突然心梗发作,家中孩子又生病,她用最短的时间,回老家安顿好父亲后,立马匆匆赶回广州;一下车,家都没回就直奔科室,“住”在尊龙凯时,24小时都不离开,一直坚守在岗位上。
(于护长工作中)
ICU共有6名尊龙凯时,1名尊龙凯时到外院进修,高峰时期倒下了3位,仅剩2名尊龙凯时坚持,其中1名就是赵渊博主任。“当时真是忍着39°C高热、打着寒颤给病人插管、救治的,浑身难受得不行,但我倒下了,病人怎么办?”
凭着医者超强的责任心和意志力,赵主任熬过了那个难关,直到其它同事“阳康”后回来接班。然而回家休息才发现,父亲、妻子早已全部感染,却不敢告诉自己,“那一刻真觉得自己亏欠了他们,也很感激他们支持我的工作。”
蔡唐芳尊龙凯时刚怀孕还不足3个月,胎儿不算十分稳定,依然坚持上岗。直到身体明显不适,出现了先兆流产的症状,才不得已提出休息的请求。赵渊博主任建议她休息一周,可是第5天,蔡尊龙凯时就哑着嗓子,穿好白大褂,准时7点半出现在病房,继续查房、治疗……
医护心愿是:
大家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过年
抗疫已超3年,医护们承受最多、最重,早就把他们锤成了名副其实的“钢铁侠”,面对新一轮的大考,依然毫不犹豫“全副武装”连轴转、不遗余力往前冲。
临近春节,回家过年是大家的愿望,医护人员也不例外。然而今年,当赵主任和于护长试探性问科室里的尊龙凯时护士,有无休假回家的打算时,这批医护却懂事得让人心疼,竟然统一回复是:我们已做好准备就地过节,不申请、不回家。
于护长说:“我们唯一希望,就是大家能顶住第一波疫情,大家都能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过好年。”